太湖县大石乡文桥村先锋网

工作动态

您当前位置:太湖县先锋网 >> 文桥村 >> 工作动态 >> 浏览文章

农民争当贫困户现象之思考

发表时间:2017-07-21 09:32:47 作者: 点击量:

 

太湖县大石乡文桥村第一书记 胡国强
最近,看到不少针对农民争当贫困户这一现象所发表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对农民争当贫困户这一现象进行批评和抨击,认为现在的农民由于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而变得越来越懒惰,等靠要思想越来越严重,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以前农民身上的淳朴、老实形象已经不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进而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怀疑。对于这种观点和认识,本人觉得失之偏颇,是对农民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自被选派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以来,我系统学习了国家有关扶贫政策,认真开展了政策宣传和帮扶措施落实工作。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与乡村基层干部深入交流,与贫困户广泛接触,以及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等一系列扶贫工作实践,对所谓“农民争当贫困户”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对农民思想品质的负面判定,我有与上述观点不同另一层面的认识。
不可否认,目前,在困难群众当中,“争当贫困户”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真的是有关文章中指出的“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从两个多月以来扶贫工作实践中,我所了解的情况是:“争当贫困户”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主要是发生在处于贫困边缘的困难群众当中的个别现象,而不是发生在整个农民群体当中的普遍现象。
困难群众争当贫困户是不是一种应受谴责的可耻行为?
一些文章认为:农民争当贫困户是一种应受谴责的可耻行为。对这种观点,我持否定态度。首先,国家制定扶贫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那么,作为困难群众依据国家政策,提出贫困申请,这既是精准识别的程序要求,也是困难群众获取国家帮扶的一项权利。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困难群众因为提出了贫困申请而给与过多指责。其次,对于少数为了争当贫困户而上访告状的困难群众,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符合贫困标准未被纳入还是不符合贫困标准未能纳入?如果是前者,那说明我们的工作出了问题;如果是后者,则需要耐心细致地作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从本人工作实际来看,少数困难群众,主要是通过与贫困户之间的比较,感觉到评比不公,因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上访告状,讨要公道。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也不能一味指责,更要从自身工作方面查找原因,是否存在把关不严、识别不准、优亲厚友等问题。  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我们做好扶贫工作的一种监督。
农村建设依靠农民自己解决是不是一种合理方式?
有文章观点认为:过去农村建设基本靠农民自己解决,而现在,国家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政策及财政支持,因而催生了农村办事向上要钱的思维。对这种观点,我认为更是由于对中国农村现状缺乏了解认识的荒唐思维。首先,从农村现状来看,目前,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大都流动到城市打工,他们通过自身的勤奋劳动,既支撑起家庭的重担,也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常住人口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及留守儿童,这些人员能承担起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重任吗?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的集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体空壳化、农户分散化是目前农村的基本特征,与几十年前相比,无任何可比性。要求农村建设脱离国家支持,是无视农村现实的荒唐思维。难道国家资金只能用来建设城市,而不能用来建设农村吗?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农民争当贫困户这一现象虽然存在,但毕竟只是少数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把“争当贫困户”这顶帽子扣到整个农民群体身上,更不应该对农民的思想品质作出负面否定的判断!对于少数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宣传解释、耐心细致的工作来化解矛盾,同时更要注重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做到公平公正,让真正贫困的群众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所带来的实惠,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