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发表时间:2018-06-26 08:51:31 作者:何毅亭 点击量:
核心要点:
■ 4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时代之先声、开历史之先河,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实现党和国家伟大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
■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任何理论包括他们自己的理论都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都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正是4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鲜明标志,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新的历史起点。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
■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时代之先声、开历史之先河,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实现党和国家伟大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的一个重大启示,就是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发展的真理。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们坚信任何理论包括他们自己的理论都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都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中不断得到证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列宁明确指出: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也是与时俱进理论品格在具体政策方面的体现。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同样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正是保持和发扬这样一种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并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坚持与时俱进,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积极主动地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只有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才能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曾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时隔40年,邓小平同志这些话仍然振聋发聩、促人深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正是4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鲜明标志,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新的历史起点。
与时俱进,首先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的与时俱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做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三个有利于”评价标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与时俱进,也是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核心问题上的与时俱进。在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所处历史方位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与时俱进,又是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的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对中国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为我们党推动当代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我们经受考验、化危为机、赢得主动,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告诉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进行理论创造,这才是真正管用的马克思主义。
三、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回应时代呼唤,反映实践诉求,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实践中是要出道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道理”。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危亡、民族奋起的深厚历史,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理论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这一思想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等。这些内容,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
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鲜明勾勒出21世纪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又鲜明勾勒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谱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四、在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反对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推进伟大斗争的任务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才能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打铁必须自身硬。崇高的历史使命,宏伟的战略目标,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正视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大无畏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伟大梦想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有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中国由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向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转变。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业,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我们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实干兴邦,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何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