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报》2015年11月10日第2374期头版“县(区)特色组织工作”栏目刊登了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郝绍明撰写的《“小草根”走上大舞台--安徽太湖县大力培育实用人才》文章,报道了我县人才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
“小草根”走上大舞台
---太湖县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纪实
近几年来,安徽太湖县树立“有用就是人才”的理念,坚持一手抓“高大上”人才引进,一手抓“小草根”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落地式”、“永久牌”的“草根”人才队伍,在人才工作中呈现出种子、辐射和叠加等连环效应。
广纳实用人才凸显种子效应
2009年,任职上海一家公司总监的吴义方,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和了解到种植和加工红心猕猴桃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放弃不菲的26万年薪回到家乡创业种植红心猕猴桃。创业之初困难重重,县委组织部得悉这一情况后,把吴义方作为回乡创业人才看待,积极为吴义方牵线搭桥、争取项目资金,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正是有了组织部门重才爱才、排忧解难以及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吴义方的公司和猕猴桃产业在太湖得以茁壮成长。吴义方创业的故事打动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心,余世科、陈明群、黄珊等一批务工青年纷纷回乡创业发展大棚蔬菜、花卉、苗木、蓝莓等项目,他们把县委组织部作为自己创业的“娘家”,组织部也把他们视为引领太湖“草根”创业的“种子”,及时出台了《太湖县企业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太湖县支持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太湖县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有力有序地推动了“草根”人才创业。全县先后有56名学子回乡创办了种植、养殖、加工制造等企业33个,总投资3.5亿元,安排就业1.2万余人,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9个。
组建创业联盟凸显辐射效应
面对创业能人基地规模不断扩张、经济收益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组建草根人才创业联盟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创业联盟就是把创业能人聚集起来,加强创业交流、推行资金互助、促进发展共赢。在县委组织部的多方联系协调下,吴义方牵头成立红心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587户,种植猕猴桃2000多亩。陈明群与15名发展大户和458户村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花卉苗木种植5000余亩。晋熙镇驻沪流动党支部书记张鹏在上海建立网络销售、实体店体验、基地种养殖一体化销售网络公司(白领快餐),通过“互联网+”模式与创业联盟合作,在太湖建立有机蔬菜、生态土鸡等网络销售后方基地,搭建太湖优质农产品进入城市快捷通道。在创业能人的带动下,现如今太湖县各类专业合作社已达704家,合作社成员达3.9万人,注册资金15.5亿元,带动农户4万余户。也正是由于一批创业人才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创业”,把实体的产业联盟进一步做大做强,带领了更多农民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延伸培养链条凸显叠加效应
太湖县“草根”人才具有年龄轻、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这个群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同时还是推动农村各领域、各层面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县委组织部及时将部分条件成熟的能人选送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为引导更多的创业人才不仅要成长为经济发展能手,而且要成长为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能人,不仅要在经济上“富起来”,而且要在政治上“红起来”,县委组织部按照“老板-村级发展顾问-村官”的思路,对表现突出的草根人才,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聘为村经济发展“顾问”,优先选拔为村干部。鼓励、扶持他们在农村安下心、扎下根,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在2014年度村级后备干部集中推荐中,“草根”人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75%,且有源源不断增加之势。在最近一次村两委换届中,“草根”人才占新进村级班子人员的80%以上,广大“草根”人才逐步实现了从发展开路人向一方带头人的演变,长期困绕该县农村基层组织的“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难题得以根本转变。(郝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