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晋熙镇晋阳村先锋网

本地特色

您当前位置:太湖县先锋网 >> 晋阳村 >> 本地特色 >> 浏览文章

汶川十年

发表时间:2018-05-14 08:25:27 作者:网友提供 点击量:

10年时间,不足以抚平特大地震带来的所有创痛,但希望的藤蔓,却可以覆盖所有废墟。

“汶川,换了人间。”连日来,媒体的镜头频频注目汶川,人们高兴地看到:10年之后,曾被特大地震摧毁的那片土地焕然一新,曾被痛苦笼罩的成千上万群众开启了新的生活,曾被灾难重创的社会迈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毋庸讳言,“汶川十年”是一份让中国欣慰、让世界震撼的答卷。

汶川的一位网友感叹:“关于这里的记忆,都和力量有关。”当年那场地震发生后,中华大地迅速汇集一股巨大的力量投向灾区。举全国之力,救灾区之急;聚全国之能,建灾区一域。不论是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还是第一时间从各部队调集十万大军;不论是震后14天决策建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还是震后37天出台“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方案……无与伦比的精神凝聚力、物质动员力,不但安定了人心,也温暖了人心。

几乎每个人都在祈祷中与生死竞速,几乎所有人都希望那片废墟尽快地重现美好。正是心心相系的扶助,让汶川“天塌人不倒,地陷人不乱”。一个个“第一时间”、一个个“超越极限”、一个个“史无前例”,不仅展现了“我们都是汶川人”的伟大团结精神,更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救灾、重建行动中转变成一个伟大的运算: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乎其微;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都会变得无比强大。

勇于跟灾难掰手腕的人民军队,既是一股强大的铁流,也是一股巨大的暖流。为营救汶川地震受灾群众,万名官兵写下遗书毅然前往;空降兵勇士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条件下实施高空伞降……暴雨、滚石、余震、死神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完成救灾任务后,有的部队又立即投入灾后重建的工作中。空军某部日夜兼程,在灾区架桥修路、建爱民小学、盖敬老院、建生态小区、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他们用一片滚烫的爱心,帮助受灾群众迅速建起一个新的家园。

“大地震后,在我们心里,解放军就像是有着血脉关系的亲人”,这是汶川一名教师的真实感想。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抗震救灾的鲜活事实告诉人们:战争年代那支无坚不摧、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在国家有难时,他们是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铁军;在人民面临生死威胁时,他们是值得信赖、可以生死相托的队伍。当之无愧的钢铁长城,再次赢得了群众的掌声。

恩格斯曾经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而历史的进步,往往是以力量的凝聚和彰显为标志的。“汶川十年”恰如一块燧石,点燃了中国力量;就像一座熔炉,淬炼了中国力量。这对矢志复兴伟业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个深刻启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内部的矛盾问题、外部的风险考验不少,仍需要用创造让更多奇迹涌现,仍需要用奋斗刷新我们的美好生活,仍需要用团结汇聚起强大力量。穿越山重水复,攻克关隘险阻,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啻为一把“金钥匙”。

“汶川十年”,辙痕深深。我们看到,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也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得益于这种力量,也检验了这种力量,更凸显了锻造这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每名官兵手中都有一把强军火炬,只要我们同心协力、锐意进取,面对使命敢担当,面对困难勇突破,就一定能让光明洒满强军的伟大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