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先锋网

工作动态

您当前位置:太湖县先锋网 >> 栗树村 >> 工作动态 >> 浏览文章

【脱贫故事】胡治纯:一根拐杖也要撑起小康梦

发表时间:2018-05-03 15:00:31 作者:詹晓芳 点击量:

 

01
class
【编者按】

“以身边的先进典型宣传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想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自信心,不等不靠,增强自力更生意识,解开贫困枷锁,鼓足发展干劲,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支柱产业,逐步拓宽致富路,这样才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

近年来,在我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涌现出一大批扶贫脱贫先锋和先进典型,事迹令人感动,精神令人震撼,作风令人钦佩。胡治纯就是广大贫困群众中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突出典型。他作为一名残疾人,在各项扶贫政策支持下,不等不靠,凭着顽强的毅力,发展产业,勤劳持家,一步步摆脱贫困。这种精神为其他贫困群众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市长陈冰冰、县委书记程志翔在看望慰问他时,高度赞扬了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勤劳致富脱贫的苦干实干精神,要求市县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像胡治纯这样身残志坚脱贫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他的脱贫事迹和高尚精神,激励更多的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QQ图片20180503145230.jpg

 

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县广泛宣传各项党的惠民政策,树立“脱贫光荣守贫耻”的导向,激发贫困群众不甘落后、自强脱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行动,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普照熙湖大地。

QQ图片20180503145223.jpg

 

 

胡治纯:一根拐杖也要撑起小康梦

 

我叫胡治纯,现年51岁,家住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几年前,一场事故,导致我的左腿截肢,这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望着年幼的儿女,我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就此消沉下去,只要勤劳肯干,就一定能撑起这个家。

身体残疾,也要自己爬起来

2004年,我在江苏常州一建筑工地打工时,不幸摔伤,导致左腿截肢。一家人的顶梁柱就此塌下来了,我的打工养家致富梦也被无情地打碎了。

QQ图片20180503145158.jpg

2005年3月,经过一段时间养伤,我们离开了梦碎的地方,回到家乡。那个时候,大女儿才15岁,小女儿才2岁。为了生计,别人家是男人出门打工挣钱养家,妻子在家相夫教子。而我家,那些日子,看到妻子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挣钱养家,我一个大男人在家带孩子,很不是滋味。

是个男人,就要站起来。我带着孩子,每天开始跟着孩子跑练双拐,经常是父女一起摔倒,青一块紫一块,现在单拐也走能跑步了。2年后,我寻思着这样下去过日子不是办法。于是,就找亲戚借来700元钱,大牛养不起,我就买了头小牛仔养。从在家带孩子跑,到在山上带着牛跑,无数次地摔跤,有幸的是,我跌倒了并没有就此趴下!而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年复一年,把小牛变大牛又变成了3条牛。

 

有道是:人勤众人助。后来,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时,我打算买一间25平方米的地基做房子开店,亲朋好友二话没说,为我凑齐3万多元,我边开屠店杀猪宰牛,还学会了理发。养猪没有猪圈,村支书赵华南将自家的院子让给我养猪。村里“仁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詹仁和又主动借给我1万元,鼓励我发展养牛。店里也有了收入,我和妻子没有急于享受生活,而是把钱继续投入买牛、养牛,并在原来的地基上,加盖起了三间屋,养起了9头牛,生意也有模有样,逐渐火红起来了。

政策好,不能只当“伸手户”

2014年,我成为了在册贫困户,按理说,有教育资助、健康扶贫、小额信贷、光伏扶贫等许多党的好政策关怀贫困户,心里应该感到幸福。但头顶着一顶“贫困户“的帽子,我总是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刺痛。

 

 “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消沉的借口。”我常常告诉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可以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村两委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多次到我家制定脱贫规划,看到我有养牛的特长,鼓励我用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继续扩大养牛,并且有了自己的高山养牛基地。养牛基地离家将近6公里,为了创业,我无论是刮风下雨都要拄着拐杖在大山之间穿行,有的地方上不去,就把拐杖放在一边,爬上去。

到去年底,我养了33条牛,还养了4头猪,种了14亩水稻,妻子宋运枝也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每年有6000元钱的工资。去年,我家终于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脱贫摘帽,我还因此被评为“安庆好人”,太湖县“首届感动太湖人物”, 脸面特有荣光了。

脱了贫,还要奔小康

剩下的事情,就是感恩、还债、奔小康。

回想起我家艰辛脱贫的历程,我要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要感谢身边的众多好人在我困难时的伸手相牵、热心帮扶。所以,人要懂得感恩,在感恩中勤奋前行,吃自己做得粑才香,自己的路才会走得稳健、舒坦。

 

特别是这些年,我都是一路举债发展生产,建生产用房、置生产工具、买小牛小猪,债务最高的时候达到21万元之多,亲朋好友都是热心相助,也从没有一个催债。我们只有不断地把生产发展好,把家庭建设好,才能够对得起这么多的阳光给我家的温暖。日子再难、再苦,我们也要自觉将心比心讲诚信,及时还债。我和妻子将21万元的债务,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说,都列出债务清单、还债时间表、路线图,夫妻俩夫唱妇随,都按照这个目标本本分分地干。我家今年的目标是预计养猪收入5000元,种稻17亩收入8000元,出栏牛6头收入36000元,将全部还清所有社会上生产性借款。

自己的日子好了,也要不忘做人的本分,初心不忘,回报社会。每年农忙时,我都会主动为村民免费提供耕牛,村里修路造桥等公益事业我们夫妻也会力所能及地走在前面,不甘落后。上宕组50多岁的胡文益,至今孑然一身,是贫困户。我就鼓励他养牛,为他介绍牛种,还教他养牛的技术。他没有资金,我为他担保贷款26000元,养牛6头,今年能够实现稳定脱贫。我同时还为其他25户贫困户以“贷牛还牛”等方式提供帮助,主动为他们选牛、买牛、贩牛,从不计报酬。有的贫困户买牛没有钱,我就赊给他们养。平时乡亲们照顾我店里生意,买猪肉、牛肉,很多都是赊账,到大家认为手头宽裕时付账,我也从不催账,现在家里还有流动性赊牛、赊肉等赊账近10万元呢。每每看到乡亲们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我能够为他们做点事,心里就有一种无比的成就感,比自己吃了蜜还甜。

 

俗话说得好: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我坚信,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只要大脑不残疾,勤劳就会有出路。习总书记也说过,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我虽然是个残疾人贫困户,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奋斗向前,虽然国家政策好,但依靠不能依赖国家,要自立自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现在有一个梦想,按照每年宰杀5头牛,每年出栏9头牛计算,养殖规模会越来越大。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养牛规模达到50头,这样下去,我家的“小康梦”会提前实现。(胡治纯口述  陈振伟整理 刘辉 王宏亮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