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牛镇镇先锋网

朱小兵同志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7-04-07 作者:[打印][关闭]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水平的有力抓手。今天,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与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同步召开,足见县委、县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总结我县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抓住关键,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刚才,观看了2015年度省级中心村宣传片《美丽乡村绘诗画》和《2016年度全县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实录》,希望大家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更有所动。一会儿,县委程书记还要做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责任感
2012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截至2016年,已完成68个中心村、212个自然村建设,基本完成了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新格局。省级中心村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去年我县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安庆市2014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优秀等次县”。
(一)村容村貌展示新形象。美丽乡村建设点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主干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村庄实现了“户户通”,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通村主干道及公共活动场所实现亮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广大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广场、宽带普及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形成了“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得到整治;污水实现了收集处理;河塘沟渠进行了疏浚清淤。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乡风文明汇聚正能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开展先进典型评比表彰、志愿服务等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新风正气。舞龙灯、踩高跷、打莲枪等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严密防范和打击邪教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村规民约宣传,进行法制法规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规、家训和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崇文尚德,邻里和睦,民风淳朴,乡风文明。
(三)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美丽乡村不仅要让村庄美起来,也要让村民富起来。厚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和餐饮服务业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小池镇银山中心村引进江浙客商投资红心猕猴桃种植,寺前义安中心村玫瑰花等苗木花卉种植,汤泉金鹰中心村的山黄牛养殖等,逐步形成规模,通过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环境整治力度不大。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少数地方还未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二是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少数部门觉得美丽乡村建设不在自己的工作范畴,主动参与不够。乡镇、村干部在工作推进中遇到阻力时,存在畏难情绪,工作敷衍。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地区群众没有认识到自身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收益者,存在美丽乡村建设是分外之事的错误思想,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二、突出重点,抓好结合,坚决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合拳”
美丽乡村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示,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一项美德工程,整治环境、培育美德、提升文明,要靠经济发展、靠法治提升、靠教育宣化、靠实践养成。当前,要实现美丽乡村这一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需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坚持干部引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好不好、进度快不快,一个是看党员领导干部的推动力,另外一个是看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就没有工作的强大合力。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以及微信等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政策、效果,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认知和热情,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合社会力量,营造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对工作中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树立标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个个争先、人人担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坚持集中建设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改善一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但是,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集中建设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既要集中力量地打一场建设整治攻坚战,又要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深入持久地打一场成果保卫战。集中建设整治方面,要突出重点,完成垃圾处理、安全饮水、污水治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河塘沟渠的疏浚清淤等基础工作,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迅速收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长效管护方面,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各乡镇、村要制定《长效管护资金管理办法》,落实保洁人员、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管护经费,确保庭院、村庄、道路、河道等点、线、面结合的保洁工作长期开展。加强经费使用监督,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要制定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养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爱护公物的高尚美德。
(三)坚持科学规划与统筹推进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面广,涉及部门多。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自觉服从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不搞各自为政。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既要分清层次、形成体系,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确定村庄建设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抓好中心村规划建设,吸引分散居住人口逐步向中心村迁移。规划要做到“多规合一”,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规划编制中,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名村名镇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规划、统筹推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效果和协调性。
(四)坚持美化环境与促进增收相结合。环境优美但贫穷落后的乡村算不上现代意义的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光要看环境是否得到优化,还要看经济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只有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让农民都能尝到甜头,才能充分调动农民投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充分挖掘乡村生态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把优势特色农业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着力培育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太湖特有的生态、人文、产业资源优势。生态资源型村庄要注重自然景观与旅游相结合,打响旅游牌;人文资源型村庄要注重挖掘历史遗存和民俗传说,打响文化牌;产业资源型村庄要注重做好“一村一品”文章,打响特色牌。要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和实物资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积极兴办集体经营实体,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五)坚持典型带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当前,需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众多,完全依靠政府投入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我们必须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典型带动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在全面投入的情况下,重点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打造美丽乡镇、美丽路线、美丽村庄示范点,尝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转变,抓好小池镇银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通过先行先试,树立示范典型,再把范围不断扩大,实现美丽乡村全县推开。
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奋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是责任要压实。各乡镇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组织实施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好这项工作,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要将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进一步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推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及时帮助破解工作难题,确保工作有人真抓、有人敢抓,抓出真成效。
二是部门要协作。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单位,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协调;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工作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三是群众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和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到集民智、聚民力、惠民生。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防止“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的情况发生。在设施建设上,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美好生活。在常态管护上,要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饮水安全和道路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维护,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
四是督查要加强。要细化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督查、通报、考核机制。县美丽办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协调、监督、调度;对建设进度缓慢的乡镇、村和履职不到位的部门,领导小组将适时召开调度会予以调度。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问责追责。切实形成责任明确、考核严明、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造福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Copyright 200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太湖县委组织部 主办 太湖县党员电教中心 承办 邮箱:thzzb@163.com


皖ICP备07501448号